文/ 陳承揚
周日在綿綿細雨中,到台大體育館參加由「財團法人台灣醫界聯盟基金會」所主辦的《白色的力量》演講活動,雖然當天天氣狀況不佳,但仍有上千人進場聆聽此次的演講。想必許多人都是為了一睹其中一位講者「柯文哲」醫師的丰采而來。隨者開場歌手的演唱完畢,進入到正式的議題,我隨者一位位講者的演說脈絡思考著一件事情,也就是何謂白色的力量。
在演講前,除了柯文哲外,其他的講者我皆不太熟捻,但其實他們都是大有來頭,打頭陣的陳永興醫師有「人權醫師」的名號,也是當年打破228禁忌,發起「二二八公義和平運動」的人士之一。他以台灣的歷史脈絡切入,為台下的聽眾一一細數台灣許多投入政治活動的醫師。在日治/日據時期,當時日本人對臺灣人受教育的種種限制,因此發展出受高等教育的臺灣人往往選擇醫學院就讀。而這些醫師通常也是地方上有名望的人物,自然會關心台灣當時的政治現況。像是大家熟知的蔣渭水、賴和等人,但隨者228事件以及後來的白色恐怖時期,這樣的情形消失了幾十年後,又在李鎮源醫師等人的努力下,又開始有醫師持續對政治產生關懷。
(圖片來源:蘋果日報)
第二位講者潘建志醫生,講起他的名子不如稱呼他為「比利潘」更讓人熟悉,他是一位知名的部落客醫師,他利用網路這個平台形成一股力量,而他認為白色的力量是一種文化運動,是人與人之間的連結,使人願意關心社會及政治。第三位講者楊斯棓醫師是一位自費在全台演講上百場的反核醫師,而第四位柳林瑋醫師在演講中介紹「市長,給問嗎?」這個網站給台下的聽眾,闡述動態民意的重要性。
最後壓軸當然是眾所期盼的柯文哲醫師,他認為台灣的問題在於有文明,但沒有文化,而這樣的情形源自於台灣每當改朝換代時,我們繳出的不只是執政權,更是繳出了靈魂。當新的統治者治理台灣時,都會把前代的象徵性人事物盡力抹除,而人民更是抱者新執政者的大腿,不顧過去,造成現今台灣社會普遍缺乏歷史感。但是我們必須要思考要留下什麼樣的台灣給下一代,因此像素人政治、柯文哲現象只是一個出口,白色的力量希望可以打造出公平正義的社會,是一個可以做對的事的社會。
演講的重點族繁不及備載,而各講者的資料都可以在網路上搜尋,因此,接下來我們可以思考的是:這樣的白色的力量代表著什麼?細數台灣醫師從政的歷史,並非一朝一夕。出自唐代名醫學家孫思邈《千金要方》的:「古之善為醫者,上醫醫國,中醫醫人,下醫醫病。」或許可以代表這些致力於台灣各種議題的醫者們的理想與抱負,陳永興醫師說:「白色的力量」就是當台灣的社會受苦時,醫生與受苦的人民站在一起同甘共苦。醫者之所以為醫者,他們可能比別人更多了一份將心比心、視病如親的心情,以這樣的心情來看待生病的台灣時,他們就燃起了醫治台灣的想法,進而親身為台灣治療。
蔣渭水的〈臨床講義──對名叫臺灣的患者的診斷〉仍言猶在耳,但台灣的病灶比起1920年代又更加頑劣難治。這些醫者們都同意台灣的頑疾要用文化來根治,然而面對台灣現實政治時又怎能輕易脫離目前的困境,進而投藥呢?柯文哲醫師仍陷綠營與在野大聯盟之間的泥淖之中,當一位醫者想為台灣親力親為卻面對現實政治的種種規則時,是否有蚍蜉撼樹之嘆?從古到今皆然。或許這就是需要匯集更多白色的力量來改變台灣的原因。在電影「大稻埕」中蔣渭水的一段台詞:「我可以一個一個救,但是救不了所有的人,救得了永樂町,救不了全台灣。台灣要自治,不然會被當傻子。到底甚麼時候台灣人才要覺醒!」對柯文哲來說,他想要接下蔣渭水未完成的心願,救多少的人?其實,更有趣的問題是:台灣社會中,誰是中鴉片毒的人?而這個毒的本質是什麼?是文化、政治、藍綠,還是其他可能?我想每個人都有各自的解讀吧!且看柯文哲如何解毒。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