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時間 |
文章標題 |
人氣 |
2022-07-11 |
陳時中卸指揮官披上北市長選戰戰袍-談陳時中參選最重枷鎖「指揮官」一職
|
(39) |
2019-06-27 |
賴清德為何無法得到民眾的支持-寫在民調揭曉後
|
(23) |
2016-07-13 |
到底在仲裁什麼?
|
(16) |
2016-01-17 |
2016年1月16日之後,我們要面對的事
|
(24) |
2016-01-15 |
「國民黨不倒台灣不會好」為競選主軸,民進黨與小黨競合?
|
(46) |
2016-01-06 |
民進黨執政最後一哩路3-兩岸難題
|
(56) |
2016-01-03 |
計程車政策大調整 台灣計程車政策應通盤規劃
|
(98) |
2016-01-02 |
南海迷航的中華民國- 台灣在南海議題的困境
|
(905) |
2015-12-27 |
2016總統大選電視辯論 簡評
|
(134) |
2015-12-25 |
朱立倫輸不得的選區 新北市板橋東區立委
|
(562) |
2015-12-22 |
民進黨執政最後一哩路2-副手人選
|
(73) |
2015-11-12 |
《廣電三法》爭議不斷 大眾權益誰知道?
|
(234) |
2015-11-06 |
「馬習會」狂想曲 2016台灣選情震撼彈?
|
(51) |
2015-11-06 |
家沒了 牠們該何去何從
|
(29) |
2015-11-05 |
「馬習會」將成為台灣於國際局勢的枷鎖
|
(66) |
2015-10-19 |
朱立倫棄職參選 國民黨反守為攻的契機?
|
(88) |
2015-06-21 |
民進黨執政最後一哩路1-不分區名單的提名
|
(15129) |
2015-06-01 |
淺談所謂的社會問題,與其他--寫在女童割喉案之後
|
(98) |
2015-05-30 |
死刑與否? 論權利與治安的弔詭
|
(110) |
2015-05-14 |
吳敦義為國民黨總統候選人的大黑馬
|
(72) |
2015-04-01 |
「亞投行」行不行?
|
(203) |
2014-06-07 |
畢業絮語
|
(75) |
2014-05-20 |
泰國動態權力之移轉與再平衡
|
(60) |
2014-05-10 |
教育部的美感計畫是錯誤命題
|
(118) |
2014-05-10 |
逐漸蒼老的熟悉面孔
|
(23) |
2014-04-27 |
時事隨筆:憑什麼?
|
(21) |
2014-04-25 |
看見台灣:看雲林麥寮歷史更迭 台灣鄉鎮發展悲歌
|
(536) |
2014-04-22 |
劉必榮教室國際新聞專題分析 2014.04.22
|
(56) |
2014-04-19 |
最後的仰角四十五度
|
(27) |
2014-03-30 |
遍地開滿的向陽花
|
(45) |
2014-03-26 |
政府的不作為,人民需要奮起
|
(39) |
2014-03-15 |
擦身而錯過
|
(88) |
2014-03-08 |
閃亮奪目的金黃標誌
|
(28) |
2014-03-06 |
看見台灣:雲林的社區營造、老街再造
|
(192) |
2014-03-06 |
劉必榮教授國際新聞專題分析 2014.3.6
|
(97) |
2014-03-05 |
<特稿> 有一種力量是白色──「白色的力量」講座觀後感
|
(187) |
2014-03-01 |
復刻青春
|
(31) |
2014-02-28 |
從課綱調整看台灣歷史-二二八事件
|
(579) |
2014-02-26 |
展望「年輕」的未來
|
(152) |
2014-02-25 |
什麼都有什麼都不奇怪的泰國TEXI
|
(413) |
2014-02-22 |
來自星星的熱潮
|
(72) |
2014-02-22 |
工作與休息
|
(50) |
2014-02-20 |
從烏克蘭危機看兩岸政策之十字路口選擇題
|
(153) |
2014-02-18 |
劉必榮教授國際新聞專題分析 2014.2.18
|
(70) |
2014-02-17 |
藝文館所的再看見─《林語堂故居》
|
(101) |
2014-02-15 |
在這特別的二月十四
|
(8) |
2014-02-11 |
平溪慶元宵放天燈放盼望放經濟
|
(283) |
2014-02-08 |
逐夢
|
(41) |
2014-01-31 |
項脊軒和大家拜年
|
(22) |
2014-01-27 |
<今日棒球> 徵召怎麼招
|
(1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