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文/黃律澤、圖/台北非玩不可網站

 

日前教育部長蔣偉寧先生在立法院教育文化委員會,報告「美感教育第一期5年計畫」的目標與執行內容,宣布將投入新台幣42億元,推動相關藝術課程與師資培訓,藉由舉辦活動與部會間合作,提升下一代的美感素養,立委陳學聖對於桃園地區學生參訪故宮博物院或是國家級戲劇院也提出見解,但是參訪故宮博物院或是前往兩廳院欣賞戲劇,就能夠提升下一代的美感素養嗎?

 國家音樂廳

參訪國家音樂廳或是故宮博物院就是美感教育了嗎?(圖片來源:台北非玩不可網站

 

筆者認為美感並非教育,教育是一種形塑,是一種藉由體制形成的框架,美感不應該受到框架的侷限,美感是自然而然產生的評價,也就是沒有標準及框架侷限,若是教育美感,我們的下一代將獲得的將僅權力掌握者所詮釋過的美感,因此「美感教育」在命名上,也許是有問題的,或者根本就是命題錯誤。

 

教育部的方案內容與立委提出的方向見解,目前也僅能稱得上是「鑑賞教育」,進入故宮博物院、各地博物館與兩廳院,欣賞藝術創作或是戲曲,觀賞者該了解的是藝術家(品)或創作者的身平歷史與環境因素,這其中也包含了技術與材料應用,例如:「什麼樣的歷史環境或心境造就了藝術家(品)?」、「創作當時的技術為何?」、「藝術家選擇了何種材料,是否有受技術或是自然限制?」、「同時期,東西方藝術或是其他文化的狀態?」……等,讓觀賞者真正看得懂藝術創作,建立民眾或下一代的鑑賞能力,使得民眾在面對文物、古蹟或藝術品時,得以產生共鳴,但是這是「鑑賞教育」,而不是「美感教育」。

 

承前述,美感為自然而然產生的評價,評價源自於觀賞者的心底,觀賞者的評價則是來自對於文化、歷史與自然環境的了解,設身於創作者的時空環境來欣賞才能了解其中的美,因此美感是將自然環境與歷史教育融合後,才會出現的評價,若政府有意提升下一代國人的美學素養,將資源投入文史工作以及生態保育,強化台灣本土歷史的描述,以及保育國內的自然環境與保留各地特有文化,讓台灣的下一代可以在生活當中就感受到歷史文化與自然環境薰陶,讓美感逐漸發芽在心田,就是一種美感培養的途徑,教育部不需刻意提出「美感教育」的政策。

 

以一句話總結,想要談美感,我們必須先去了解我們是誰?我是誰?

延伸閱讀:教育部將投入42億 推5年美感教育

 

arrow
arrow

    項脊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