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鳳梨
台灣2020總統大選預計於2020年1月11日舉行,民進黨歷經2018年11月24日九合一大選大敗的影響,讓地方執政的縣市大幅減少,從原本執政的13縣市,直接腰斬,僅剩屏東縣、台南市、嘉義縣、新竹市、桃園市、基隆市6席,甚至失去了高雄這個長期執政的重要縣市。
時任行政院長的賴清德,在1124大選後於臉書宣布請辭,表示將負起政治責任。他說,「九合一大選,是人民對政府施政的檢驗,而投票的結果,顯示人民並不滿意。對此,我感到抱歉,已向蔡英文總統口頭請辭,負起政治責任。」這三年來總統蔡英文的領導風格、政策決策圈、政策辯護能力以及種種內政問題,也接續著1124敗選後一一被拿出來檢討。可想而知的是,迎來選舉大敗的民進黨,全黨上下對於2020總統大選的到來,都感到無比沈重的壓力。
(賴清德因九合一大選落敗辭行政院長,蘇貞昌接任。圖:新頭殼)
然而,政治風暴才剛開始,賴清德在2019年3月18日宣布登記參加「民進黨總統初選」所發佈的聲明中寫道一段話:「此時此刻面對2020年的困境,督促本人承擔責任的聲音更加强烈。經過審慎思考,本人深感既然有為敗選辭去行政院長負起政治責任的擔當,基於對土地的熱愛和使命,自應更要有捍衛台灣、承擔責任的勇氣,因此決定響應卓主席的號召,也回應社會的期待,登記參選民進黨黨內總統初選,希望藉由民主的程序團結民進黨,並且決心竭盡所能凝聚社會支持的力量,力挽狂瀾。」 這段話不但開啟民進黨葫蘆內的風暴,更是蔡英文轉變為「小英2.0」的重要轉淚點。(小英於2019年一連串「親民」及「風格大轉變」的行徑,暫不在此篇文章的討論範圍內,將在日後寫一篇文章進行討論)
賴清德宣佈參選,不只引起黨內各派系大老的慌張,更是對總統府的蔡英文陣營拋下一顆震撼彈,儘管諸多報導曾提及賴清德曾與陳菊等人稟報過此訊息,但內容是否成真,如今我想只有當事人最清楚為過。自3月18日起,賴清德開始籌組個人的競選小團隊(這邊寫小團隊是因為相對蔡英文來說,勇敢出來說支持賴清德的人是相對非常稀少的),透過各式簽書會、拜廟等行程,來凝聚賴粉的支持及向心力,直至五月開始上各個報紙、網路媒體專訪等,期盼在沒有更多資源下打出一場不對稱的初選戰爭。
蔡賴爭鋒的重頭戲莫過於民調前所舉辦的政見會,也正是筆者認為賴清德在爭取總統大位出線的最重要時刻為何敗下陣來之處。首先,綜觀蔡英文總統的整場政見會論述,不難發現圍繞在這半年左右的時間,藉由蘇貞昌院長所帶領的高效率行政團隊,不斷的向大眾拋出「三年有成」的政績,告訴民眾這三年多來,民進黨政府做了多少事、哪些政務有了短暫的成果、哪些政務執行到哪個階段,政見發表會彷彿蔡英文總統的執政成果大報告,整場政見發表會展現出消失已久的自信。
另一邊,賴清德在政見發表會上,聽到賴清德對於未來執政的論述跟蔡英文總統並沒有所不同,對於各種質疑聲音,大多以「此基於對土地使命,我決定勇敢承擔」、「如果2020不保,那我們執政價值將前功盡棄」等不知所措的辭藻來試圖說服大眾。再者,賴清德不斷強調「在民進黨最困難台灣最危急的時候,賴清德選擇承擔責任」這段話其實聽在歷經2008年民進黨大敗,全黨幾乎快垮的狀態,努力撐過來的支持者群眾耳裡,是多麽諷刺跟不入耳,因為要比承擔,蔡英文承擔的責任跟罵名並沒有少過,更不多論述2016重返執政後,為了勇敢承擔國民黨政府不願做及留下的爛攤子,承受了更多外界不理解的聲音,無論是年金改革或是年輕人企盼的婚姻平權。
(前行政院長賴清德與蔡英文參加民進黨總統初選電視政見發表會。圖:民進黨)
因此,筆者嘗試的以賴清德的角度,去撰寫一篇在政見發表會上說服民進黨支持者群眾、說服那群等著看民進黨內鬨的看熱鬧者、說服那群認為國民兩黨一樣爛、一樣極權的民眾,賴清德出來參選民進黨內總統大選初選是為了證明國、民兩黨自始自終就是不一樣,賴清德才能出來參選,更藉此擺脫「老獨男」拖賴清德下水的負面形象。
以下為筆者所擬的賴清德政見發表會全文:
「今天賴清德出來參選並不是為了自己、更不是為了某些人的利益,今天賴清德決定出來參選,就是為了證明民進黨內任何一個有理想、有抱負的政治人物,都可以去實現民進黨理念、落實民進黨政策,民進黨並不是一個內定的政黨,更不是為了顧及某個派系利益的政黨。
賴清德的參選,不是突襲、更不是故步自封,而是為了向國民黨、為了向質疑蔡英文執政成果及為了那些質疑民進黨執政成果的這些人證明,民進黨是一個開放、自由、民主的政黨,從來不是外界所述哪個派系為大,更不是東廠,誰說了算。大家都知道民進黨自創黨以來,黨內的聲音並不是永遠只有一個,而是大鳴大放、少數服從多數、多數尊重少數的群體。
今天賴清德有幸的在過去幾年中,因為地方鄉親的關愛與提拔,讓我成為台南市長,讓我有一段為孕育我長大的故鄉做出貢獻;同時,也因為蔡英文總統對我的相知相惜,提拔我成為行政院長,讓我不只擁有地方歷練,更擁有中央主管機關任職的經驗,這些經驗讓賴清德具備了可以挑戰成為台灣2020總統的重要經驗累積。
因為賴清德擔任過行政院長,更知道中央主管機關的能與不能;因為賴清德褪下行政院長,深入民間、傾聽民眾對於民進黨政府執政的盲點,更知道民進黨執政的中央政府還有哪裡可以做得更好;因為蔡英文總統艱辛自2008年接下民進黨這個重擔,讓民眾看到民進黨的好,讓民進黨終於在2016重返執政,蔡英文總統及執政團隊這三年多來(包括我任內)全力的完成許多馬英九及國民黨不敢做的政策,這時候更是賴清德認知到該是我站出來承擔這個重任的時候,因為改革、承擔重擔分階段,執政成果更是一棒接一棒。
今天,賴清德必須要告訴民進黨的支持群眾,賴清德的參選,是為了向那些質疑民進黨的聲音及國民黨知道,民進黨是一個公正、公平、開放、多元的政黨,民進黨跟國民黨從頭到尾都不一樣,我們從來不黑箱、從來沒有指定、更不會讓「換柱事件」發生在民進黨,因為這違背了創黨先輩們的理念,也違背了身為民進黨忠貞黨員的使命。
賴清得參選,是為了要讓民進黨支持群眾以及支持讓台灣更好的民眾知道,民進黨的政治人物都有一個使命,就是「讓民眾過得更好」、「讓民眾過得更安心」及「保護民眾不受中國政府挑釁及威脅」的決心,或許我們彼此之間有些摩擦,那僅是我們做事的方式有前後不同,但我們的目標都是一致的,更不會有否認執政成果的結果出現,那不過是國民黨及中國政府分裂我們之間情感的「嚎肖話」。
假若在日後的民調結果顯示,民眾仍相信蔡英文總統可以持續帶領台灣邁向更好的國家,賴清德本人及團隊也會接受這個結果,並全力的支持蔡英文總統及執政團隊,讓民進黨執政的好成果可以讓更多人知道,賴清德也會擔任蔡英文總統的分身,持續傾聽民眾的聲音、持續的告訴民眾政府的執政成果,充分擔任政府與人民溝通的重要橋樑。」
上述論述,假若轉變賴清德在政見發表會上的內容,我想不只展現出賴清德的高度,更可以展現未來賴清德帶領的民進黨將會有一番新的氣象,因為,在全國電視轉播的政見發表會中,能充分的表達賴清德引以為傲的「賴神」高度,更能有效打擊「賴清德突襲參選」、「賴清德參選是否認執政成果」等離間雜音,藉此團聚、凝聚民進黨黨內初選競爭中,英粉跟賴粉彼此廝殺兇狠的局面,可惜這一切只是筆者個人的想像....或許是賴清德個人出來參選的目標仍然未定、或許是賴清德身旁的幕僚並未看清外界對於賴清德出來參選的批評其實是有另一面的期待?又或許是賴清德就如後來媒體報導所述,讓民進黨的支持者更加團結去支持民進黨政府及蔡英文總統....
(賴清德政見發表會論述,詳見全文:英德政見會/賴清德申論全文:提參選正當性 擘執政四目標)
(台獨大老辜寬敏等人一直支持賴清德參選總統大選。圖:鏡週刊)
6/13中午,根據民進黨中央所公布的5家民調公司數據,現任總統蔡英文民調支持率35.67%,賴清德為27.48%,蔡英文領先8.2個百分點,將代表民進黨參選2020總統大選。英賴之戰也在六月中暫告一段落,然後,檯面上的競爭結束,檯面下的競爭是否暫告一段落,英粉跟賴粉是否會在2020總統大選重新凝聚,將決定民進黨總統大選面對韓粉及郭董強勢挑戰是否能勝出的重要關鍵,甚至決定台北市長柯文哲是否會決定初選的重要因素,我想,在接下來的7-9月三個月,是民進黨整合內部分歧及決定2020不分區立委名單的重要關鍵,更需要蔡英文總統的智慧去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