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文/ 陳承揚

        這陣子台灣發生了許多值得討論的議題,在網路及其他地方都可以見到不同人針對不同議題提出各種觀點,這種現象基本上是美事一樁。而在大家討論時總是會口口聲聲說我們要理性討論,但事實上我認為這種「理性討論」的說法隱含著一些問題。因此標題的空格在此不預設任何字詞,讓大家可以先小小思考一番再來討論理性這個問題。

        所以,什麼是理性?以教育部辭典搜索理性會出現以下三種解釋:

1、心理學上指一種個人風格類型。此種類型的特質為以邏輯推理方式來觀察事情。不易顯露情感,不善同情,也不在意人際關係是否和諧。相對於感性而言。

2、思考、判斷、推理等的能力。相對於感性而言。

3、理智、冷靜。

若是把這三種解釋綜合一下,我們可以說理性就是以邏輯的方式,加上冷靜、理智的態度,運用思考、判斷、推理等能力針對事情來思考的一種腦部活動。如果大家都以這樣的方式來思考事情,那為何在現今社會中討論出一些共識會是如此困難,大家人在許多事情上堅守立場、針鋒相對?有人可能會認為因為有不理性的人在發表看法時會使用不理性的話語,使得討論無法將焦點針對在議題上,偏離至情感、價值、意識型態等層面。

        但事實上,如果我們將討論會遇到的種種問題歸咎於人的不理性會有兩個問題,首先是人本來就並非純然理性。我們都知道,在各種學科上我們會假設人是理性的,因此在思考時我們依據理性做出判斷,但事實上人除了理性之外也有感性的一面,價值中立基本上是不可能達到的境界,因此我們必須接受在討論時人除了理性在運作之外,也不能完全排除感性的層面。

第二個問題是:每一個人在成長的過程中都會經歷獨一無二的經驗,這種經驗會來自家庭、同儕、老師等等,而構築出來的東西我們可以稱為意識型態、價值;另外在社會中我們會有一些共同約定俗成的規則,這即是倫理、道德、宗教、風俗習慣,而法治化的會被稱為法律。上述的這些東西都是構成人在思考的種種背景資訊,人的邏輯判斷雖是依據理性,但我們理性思考的資訊來源則是受到上述的許多背景所影響。因此每個人除了共同的經驗外加上獨特的個人經驗,形塑了思考的框架,這種框架是我們認識世界的依據,同時也侷限了我們思考的範圍。

因此我們再怎們說理性,都無法排除個人價值的影響,因這些東西早已內化於我們的經驗之中。在此我要稍稍提到一位德國哲學家哈伯瑪斯,人類所依據的古典(客觀)理性在再代已經不被人們所信仰,而哈伯瑪斯從「語言學轉向」看到走出理性困境的出路,因此發展出以溝通理性取代古典(客觀)理性的想法,而溝通行動理論便是他的重要理論,簡單來說就是我們會在人與人的溝通之中藉由語言的特性彰顯出理性思辨,我們所知的審議式民主便是從中發展出來。

所以從現在社會討論的脈絡來看,我們仍然無法脫離出我們內心的一些價值性的東西,就算我們的論述多麼完整、多麼看似理性,都會有我們的生活經歷在其中發酵(我現在的這篇文章亦然)。因此我認為每一個人依據他經驗所表達的任何言論,都有他的價值所在,都是一種理性的表現。利用理性的大旗恣意批評與自己相反的立場,只不過是理性霸權的表現,根本無助於公共事務的討論。雖然哈伯瑪斯的理論有他的問題,但我在此提起他的原因就是因為我們不能逃脫價值的羈絆,因此利用語言的不斷溝通是人與人交換理性思考與感性思考的重要媒介。透過不斷的討論交流,我們或許不能同意某人說的話,我們仍堅守一些立場,但我堅信我們仍然不斷溝通,因為我們必須「理解」其他人所說的話語,而這種理解不只是對他的論述本身是否有理,更是建立在我們知道「每一個人說出來的論述都有他個人獨一無二的背景」,這是一種設身處地為人著想的概念。當我們嘗試知道每個人可能因為他的宗教、家庭背景等因素說出與我們的想法大相逕庭的話語時,我們不必驚訝、生氣,因為瞭解有這樣的因素存在,或許當我們反駁前,我們可以多一份同理心。而這樣的理解會更有助於我們釐清自己現在想說出的話語是價值的不同造成看法的不同,一昧的攻擊無助於共識的形成。

人類社會就是因為存在著好幾十億的多元而能發展至今日,我們沒必要為了一件事將多元強行限制成二元甚至一元,而是要瞭解這種多元性才是社會真正進步的動力,雖然這會是一件艱鉅且偉大的智識成長工程,但我們必須努力。

arrow
arrow

    項脊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