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周雅瑩

平溪,一個充滿故事和盼望的小鎮。

網路音樂人路艾爾在〈放天燈〉裡寫道:「盼望幾分,相聚能成永恆,揮灑幾筆心中的願望終能成真。想你就寫下心願放天燈夜空綻放著幾份,幸福光芒照耀每個人。每夜都在祈禱著我們都能平安度過這每分每刻」。

 20130802_114017      大紀元  

      天燈相傳為三國時代諸葛先生所創,用以傳遞軍情,也因形狀似孔明所戴的帽子,天燈又名孔明燈。無論天燈的由來為何,在現今它變成了一種供大家祈福平安的象徵,大家一想到祈福許願就會想到北台灣三大燈會最著名的平溪放天燈。

    台灣每年農曆正月十五日元宵節,民俗活動「北天燈、南蜂炮」是最盛名的活動。而在近幾年都吸引十多萬民眾前去平溪參加放天燈的盛事,今年新北市政府更是將此活動延至8天,一共施放三十三波、共四千二百組的天燈,希望民眾都能夠在元宵節把握住祈福的機會。

a2-1 

  (上轉自平溪天燈節新北市願景圖升空| 台灣大紀元

 

 

         但是說到放天燈,年年放,年年有人罵。有些人主張促進觀光,而有些人卻主張環保。天燈問題不明私意意旨施放後的天燈殘骸滿山滿谷清除不易。尤其是今年元宵節,光是最後一天的天燈節就施放出了5000盞天燈。天燈節的結束,平溪不在是綠油油的樹林,樹林上都充滿一點一點的天燈,當地居民更是用了一句:「不要讓你寫心願的美夢,成為當地居民的惡夢」來描述天燈節結束後收拾殘骸的辛苦。

 

樹梢上的天燈

(上)﹝轉自樹梢上的天燈@ jeannike's Blog :: 痞客邦﹞平溪施放天燈後的殘骸

      傳統天燈製作論「工」,天燈是以細竹為框,棉紙為罩,劈竹、編竹、黏紙等皆都為細工;再者,論「環保」,天燈昇至天空後,火勢會引燃燈身燒盡,即便未燒盡落地,也因竹、紙為自然材質,長久會自然分解。

    但現今製作天燈的過程為了求快速、產品大量化,則把竹換成鐵絲,棉紙也為求方便保存、雨天施放,改為塗料紙質。因而造成天燈昇天後,難以完全燃燒,落地後,鐵線存在,塗料紙質也不易腐爛,形成垃圾污染。

 

天燈的製作

 

       台灣在面臨觀光、能源效益都會與環保問題進行一翻糾葛。究竟是要以經濟效益為重?還是要以環保問題為優先考量呢?在面對經濟以及環保之間的平衡,以及若要以經濟為優先考量,那天燈的製作過程是否要政策性的改回傳統製作過程,以避免造成環保隱憂,都處處顯試著政府的政策變得格外重要。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平溪 天燈 觀光 環保
    全站熱搜

    項脊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