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文/陳承揚

        昨天是中華民國的國慶日,各種慶祝活動熱鬧之餘,各地也有對政府不滿所發出來的聲音及抗議活動,總的來說今年的國慶日不甚平靜。然而在眾多新聞中,一則關於國慶寶寶的文章,卻讓我們必須正視我國未來能否國運昌隆的事實-少子女化的危機!

         國慶寶寶常被視為生育率指標,以台北市為例,昨日截至傍晚為止只有6名國慶寶寶誕生,比起去年的15名少了許多,或許與去年是龍年有關,但今年的國慶寶寶數量是近五年來新低。雖然其他縣市的狀況各有不同,但整體來說預估今年總生育率可能會減少2成,但下半年產檢的孕婦有增加的趨勢,由於馬年是國人喜歡的生肖,明年新生兒數量可能增加。

圖片來源:http://news.rti.org.tw/index_newsContent.aspx?nid=456327

         按照內政部戶政司出生統計數,99年(虎)年,共16萬餘人出生,是有史以來最低,100年(兔)年則回升到19萬多,去年龍年則上升到22萬多。林陳立說,因今年1月仍是龍年,出生數仍高,但接下來的月份就一直減少,預計今年整體會減2成,大概回到19萬5千人,可能比兔年還少。林陳立說,從上一次龍年(89年)之後,台灣年度出生數就再也沒達到30萬人,且逐年下滑,應該上升的馬年(91年)也不見回升,到97年時更首度跌破20萬大關,一直到去年龍年才又再度有20萬。[1]

少子女化因為最近的大學、中學招生不足而產生積欠薪水及退場機制的問題,成為最近熱烈討論的話題,而在今天聯合報也刊出一篇關於小學退場機制的文章(見新聞連結)。從這一連串的新聞可以看出,少子女化的衝擊早已不是一兩天的事情,從新生兒到大學,橫跨20年的時間軸。只是在20年前的趨勢尚不明顯,直到最近少子女化的衝擊隨者出生率的快速下滑而加劇,並外顯於教育及人口結構的轉變時,大家才赫然驚覺事態的嚴重性。

 

      (新聞來源:聯合新聞網)

        2011年元旦馬英九總統致詞時將低生育率視為「國安問題」,少子女化為何是國安問題?簡單的邏輯就是:人少了、教育體系崩盤;勞動力少了、稅收少了、人口扶養比增加了、退休制度崩盤了。這是橫跨國家經濟、社會、教育、國防等等的嚴重問題。然而兩年過去,撇開去年因為龍年而短暫上升的出生人口,對照今年出生人口的不樂觀,政府有什麼實質作為嗎?一方面各縣市努力發放生育津貼或教育補助,另一方面中央政府努力思考學校整併的問題,但這些都是治標不治本的作為。最核心的解決之道在於如何讓生育率提高,因此政府要思考的是:如何創造一個適合生育及養育小孩的環境。簡單來說,以經濟面向而言:現在的薪資結構如何讓一個家庭能夠負擔生養子女的花費;以文化面向來看:傳統的觀念是否讓女性在養育子女背負了太多責任,但現在的社會條件卻仍然不利於職場女性生兒育女。

        少子女化危機牽涉到許多面向,本文無法一一詳談,因本篇文章的目的在於藉由國慶寶寶的減少新聞做為一個楔子,讓大家可以思考少子女化的危機的嚴重性,以及根本的問題在哪裡,之後希望再深入一些的討論關於少子女化的種種延伸討論,或是可能的解決方法。



[1] 本段資料擷取自新聞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項脊軒 的頭像
    項脊軒

    項脊軒 鳳龍文本創發臺

    項脊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