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周雅瑩

    97日台灣的同性戀、雙性戀以及跨性別權利團體,於台北以街頭喜宴的方式,要求政府和各界重視他們的婚姻權利,此行動也喚起了台灣對「性別平權、婚姻平權」的重視。

下載  

 (上圖)9/7街頭喜宴的海報(資料來源:台灣伴侶權益推動聯盟)

 

異性戀霸權主宰同性戀 = 有病?另類?

     從古至今的社會中其實都暗藏著「異性戀霸權」,意及不管是在社會心理、事業發展、精神上或者是大眾傳媒上,都會存在著特定的「性別刻板印象」。像是男生一定要愛女生,女孩子若愛跟男孩子玩球、玩槍等,會成為被戲謔為「男仔頭」;倘若男孩子喜歡跟女孩子玩伴家家酒、洋娃娃,則會被嘲笑為「乸型」等。 

    雖然非異性戀是性少數,但性傾向、認同、性行為、伴侶關係都不是精神疾病,當然也不是人格發展缺陷,而是人類發展常態多樣性的表現。很多人都對同性戀有一種誤解,尤其是「把同性戀視為恐怖的疾病,更嚴重的是會把愛滋病劃為等號」,這不僅僅是對同性戀的一種諷刺,更是一種歧視! 

    1213112名精神科醫師今天發起連署「支持婚姻平權」,他們秉持著精神醫學的專業,認為醫學證明同性戀不是病,孩子健全發展不是取決家長的異性戀,而是人格特質。在此次的連署也指出,親職能力(parenting)和家長的性別、性傾項及性別認同無關,因此,同性雙親的親職能力、對而同的關注及親子關係和異性雙親並無差別,家長同性傾項也不會造成撫養孩童的性心理發展異常,或社會適應困難,並無證據顯示同志家庭會影響子女的性傾項或性別認同

d461482  

 <(左圖)精神科醫師175力挺「婚姻平權」圖片來源:ETtoday>

 社會性別導致的悲劇

     當大家在批評多元成家或者是同性戀者的同時,常會忘了自己存在著目前社會所認同的「社會心理」以及「社會性別」,但社會心理、社會性別就一定是對這個社會最好的嗎?

     在社會裏,當一個家庭有了新的成員誕生,幾乎所有的父母都會假定這個新生命必然會按著異性戀生活模式的規律成長,所以父母會依其孩子的生理性別,教育他/她們如何配合「社會性別」的角色

     說到「社會性別」,不禁會讓人想到「玫瑰少年葉永鋕」。根據葉永鋕的母親陳君汝描述,葉永鋕自小「太女性化」,「很喜歡玩扮家家酒的遊戲,玩煮菜的玩具」。國中時也因為他的性別氣質而遭同學欺負,例如國一和國二曾被數位同學強行脫下褲子「驗明正身」,導致葉永鋕下課時間不敢上廁所。根據調查,當時葉永鋕被迫以四種方式如廁:提早幾分鐘下課、找要好的男同學陪同、上課鐘響後使用女生廁所,以及使用教職員廁所等。而在2000420日,葉永鋕在第四節課下課前5分鐘時經老師同意後離開教室去上廁所,但一直到下課都沒有返回教室。他在廁所被發現,倒臥在血泊中,送醫後於隔日凌晨去世。

     2010年高雄同志遊行時,葉永誌的母親陳君汝也到了現場,她對著所有與葉永鋕有相同氣質的同志們說:「孩子們,你們要勇敢!」她也表示:「有很多的父母可能會因為自己的小孩是同志而感到丟臉,但如果像我一樣,等到孩子沒了,才知道這都是自己的無知所造成的」。

公民影音資料庫  

 <(上圖)葉永鋕的母親。   圖片來源:公民影音資料庫>

同志家庭導致性別錯亂?

   根據法國兒童精神醫學界對不同社會的同志家庭子女所做的研究報告指出:在同志家庭下的孩子,其行為表現與人格成長,與一般家庭的孩子差不多,且多數同志家長都願意讓孩子出櫃,且積極的讓孩子瞭解同志家庭與一般家庭的異同。在性別教育上,在同志家庭背景下長大的小孩,因成長於性別多元的環境,對不同性別/性取向會有更多的認識與瞭解,更懂得尊重每一個人的獨特性

 從「教育」理解多元

        有些人可能會覺得在同志家庭下成長,會導致小孩「性別錯亂」,而且會讓孩子在學齡時期就「倍受歧視」。但當我們在擔心小孩可能會因自己是以同志家庭背景,因而受到歧視時,正反映了我們處於的這個社會對同志家庭是有歧視的、不友善的。

  與其為了避免同志家庭子女在成長過程中受到歧視而剝奪同志養育子女的權利,不如思考,該如何改變我們的環境、該怎麼教育我們下一代的價值觀,並且去理解多元的性和性別,避免對於性少數個體的誤解、歧視、或剝奪其基本人權。尤其再替非異性戀者進行醫療和心理照護時,應以肯定的態度,才可以讓同志家庭子女不再受到歧視。

同志伴侶成家之路-595x214    

<(上圖)同志伴侶成家之路。  圖片來源:基地社團法人台灣基的協會>

 

 

 

arrow
arrow

    項脊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