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周政緯

     「隔壁親家」一個描述台灣農村的故事,描述著那個簡單又快樂的年代,或許如澎恰恰在劇中不斷的自問:這一切難道都已無法回到那個年代一部用著簡單和輕快的節奏,加上情緒不斷堆疊而成的一部道地台灣音樂劇,讓許多人重溫了過往台灣農村那個簡單卻又幸福的年代,尤其對四五年級生看了更是心有戚戚焉(在劇場中看到身旁不停的在拭淚)。

 20131123cheng006  

    而這齣劇在都市裡的劇場看,別有一番不同的味道,尤其對於我算半個鄉下長大的孩子,對於那種淳樸的農村(或漁村)生活是那麼片段且模糊不清的,更添分莫名的悸動。在「隔壁親家」這齣音樂劇中,藉由石龍伯和粗皮雄兩個角色來去串起那個年代的點滴生活,更應該說是底層老百姓的人生故事。劇中當然也生動刻劃出傳統農業社會中,家庭重男輕女的現象,理由其實很簡單,那便是農村社會中需要有男生來下田耕種(或幫忙家裡作粗活),因此,也就不難瞭解為何劇中石龍伯不斷的提自己生三個男生是多麼了不起的事蹟,或是從石龍伯的三個兒子取名為「天賜」、「天保」、「天養」,相反的粗皮雄三個女兒則分別為「招治」、「迎治」、「連治」便更清楚可以了解過往這些名字的由來了(其中「招治」、「迎治」、「連治」就是招弟、迎弟、連弟的意思)。

 1426425_10202099535362218_1142751328_n  

    然而,劇中一開場由石龍伯所唱的天公伯我問你更讓觀眾的心頭不時揪了一下,他唱出了那底層人民對於生活微小盼望中的卑微,更道出對於農村的人民雖刻苦認命,但總會在無奈時問天自己錯在哪,在得到些許恩惠時感謝天。或許在劇中聽到粗皮雄小時的願望養八個孩子、種田、養豬,這樣就好了!在外人看似那麼天真又好笑的同時,但卻如此寫實的刻劃出台灣底層老百姓對未來是那麼簡單的盼望。當然劇中,也描述了台灣五六零年代的縮影,透過三對男女對於他們自己的人生、愛情或是家庭來去記錄了那台灣過去的點點滴滴,如劇中提到的「到台北打拼」、「紅包場討生活」、阿兜仔作女婿阿美利加世界第一強住樓仔厝、「大學生較有前途」等,讓台灣上一代台灣年輕男女(五六年級生)的時代縮影濃縮在「隔壁親家」這齣戲中。對於中後段石龍伯送兒子去台北那幕更是讓我哭紅了雙眼,傻父親想把最好的一切給孩子的那份簡單的初衷,將家裡最重要的牛賣出換來的錢塞給孩子,不希望孩子在外面漏氣的那個舉動,讓在外求學的我更是感到無比的貼切,真實的描述出父母對於子女那份無償付出的愛。

 

       一代的老去,一代的茁壯;多變的世界,不變的感動,是這部片令人動容的緣故。台灣的故事,除了用台語(閩南語)來詮釋,我已找不到什麼可以更貼切的了。而在劇場中更可以看到劇組們的用心,讓演員們的台詞投射在舞台旁邊的牆上,讓對於台語生澀的朋友們更可以融入在戲劇中(當然,或許就無法更認真投入在演員們舉手投足間的感動)。而舉例來說,粗皮雄描述追他三女兒的成衣廠小開為屁股插竹竿=有錢人(好舉人),或是他又跟三女兒說道若能嫁給成衣小開的話,那麼他就是屁股插枝仔冰=一輩子涼涼(一輩子好過)等,有趣且精準的命中那好笑的點。在謝幕中,許效舜提到他們總在劇中不停的尋找觀眾的笑點,如牛的手尾錢讓全場觀眾哄堂大笑,但那卻是個很悲慘的台詞。他認為或許就是觀眾對於生活中大悲裡的大笑的投射,你我的生活不就是如此嗎?

1 (1)   

       台語的奧妙及美麗,由這齣音樂劇讓人整晚能夠去了解和更加透析語言的綺麗,「隔壁親家」不只描述和演活了那人們心中最美麗的年代,更是刻畫出屬於台灣一個無法抹滅且替代的年代。由澎恰恰和許效舜主導這齣劇是再適合不過了,無論是彼此的默契,或是對於台語的運用和音調的高低拿捏自如,讓這齣音樂劇更是「生龍活虎」。這部劇在上周日暫告一段落,當日後再進行演出時,不要忘記買票進場去尋找你/妳對於生活情緒種種的投射,更不要忘了帶你的父母們一同進場去感受那最初的感動!

arrow
arrow

    項脊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