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文/樹兒

 『當我開始叫得出街友的名子。』

 

 1387961120-109809946  

(圖片來源: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local/20131225/314652/

筆者就讀社工科系,從前年開始,三次參與新北市社會局的訪調,工作項目是在半夜對遊民進行訪調,發給便利商店的禮品卷。而今年的訪調,主要是針對政府的「居住協助滿意度」進行調查,工作時間依舊到半夜,前幾日出訪,在停車場的樓梯間中,十幾位街友湧上,根本應付不來,尤其同夥沒有訪視經驗,在一片混亂之中,許多遊民好心地自行拿走問卷填寫基本資料,再等我們訪問後續的題目,看著他們各自書寫的身影,有四個名子,我沒叫出口。

我認得他們的臉孔,但沒叫出口。當時腦海第一個念頭是,如果承認自己認得他們,喊出名子而不只是叫大哥、大姊,那『關係』就跨過去了。最後工作也結束在一團混亂中,志工急著離開,我們沒有時間確認所有名單,也沒辦法等到其他晚歸的街友回來,於是只能先打住這一輪。與志工分開後,偕同夥伴走出停車場,往外找其他不習慣群聚的街友。


『我是怎麼被訓練得這麼專業?』

工作結束,把學妹送走以後,買了點消夜到承德橋下的河堤發呆,不斷思考這個問題。不敢跟他們交朋友,不敢發展關係,是我給自己的束縛,還是因為身上穿著『社會局』的背心?我從來就沒有完全認同課本上教的專業倫理,雖然在心中未有解答,只是不斷的尋找我所相信的。可是這次很明顯,我的理念跟行為出現落差,究竟是為什麼?


『如此才能視而不見。繼續視而不見』 

跨了一條河,最後是在三重找到答案。隔幾日,與先前在社會運動中認識的友人在公園聊到快天亮,走回重新路口騎車的途中,看到路邊有一位街友剛騎腳踏車過來,正把行李放在長椅上,預備休息。直覺告訴我,這是每一晚不斷上演的故事。

【有個遊民想要尋求一個過夜的地方,找到可休息的地點,可能是個可以擋風的場地,或是離隔天上工的地方夠近,休息一陣子以後遇到不喜愛街友的民眾,然後被趕走,被嗆聲,甚至被夜半聚集的民眾威嚇,被潑糞、被毆打,好一點對待可能只是通報警方,至少警方來處理不會動手,無論如何是哪一種情境發生,他們都得收拾行李離開,然後在四五點這個時間,帶著疲憊的身軀還有極盡無奈的心情換地方休憩。】

 

除了直覺,另一個判斷來源是因為他上半身是濕的。

「在上一個休息地點被潑水了吧。」我這樣想。 

 

 再用眼角餘光打量幾秒,確認他沒有重大外傷跟急迫的危險後,我沒有多做任何專業的事。通報,留資料,打給相關單位。同時也沒有做任何我想做的事,關心他,問他冷不冷,聊天。我什麼都沒有做,這些念頭快速出現在腦中打轉,然後我的腳步繼續往前走,口裡繼續生產與友人聊天的字句,我往前走。

躺在床上準備入睡的時候,我才突然懂了,只要不跨過那樣的關係,不覺得自己跟街友有所連結,忽視自己的情感跟感動,我才能繼續視而不見。繼續在每一次偶然相遇的時候襯職地扮演路人,只是留點眼光,在心中有些祝福跟不捨,然後繼續視而不見。                                                                                 

穿上背心,我是社會局委派的學生,我與街友對話,關心他們的生活、紀錄他們需要的協助,我會因為訪到剛被毆打過,而不敢開門受訪的街友而感到心酸,遇見因為外貌被老闆歧視的街友而感到心痛,碰到街友在在我們面前痛哭社會現實如何殘忍地對他而跟著掉淚。但脫下背心,我就只是路人,台北街頭隨處可見的路人,不會,也不應該跟別人產生對話的,城市路人。只有在每一次談及遊民話題的時候,會站出來為這個族群說話,奮力分享與遊民相處的經驗,還有對這個議題的了解,在臉書多點些讚,轉貼遊民相關的文章。然後我就可以說服自己,我已經盡力了,接著,繼續視而不見。


  無法誠實面對『我』是有限的,也不能坦然自身無法負荷某些期待,還需要欺騙自己『已經有努力』的我,極致的矯揉造作阿。

 

……

 

對了。前面提到,離開停車場後,我們到外頭想找一些不習慣跟大家住一起的遊民

『你們在找哪裡?』一個穿著滑板褲,帶著黃金獵犬的型男好心的開口詢問。

『我們在找這裡的遊民,你有看過哪裡還有嗎?』我回答。

『喔,那你們找不到了啦,這幾年這裡一個遊民都沒有了』

最後男子還是告訴我們一個,在鄰近街上的便利商店前偶爾會出現的街友伯伯,我們也就道謝離開了。當我轉身離開他,剛剛那二十多個街友們的臉孔浮現在腦海中,離這位型男30公尺遠,就在操場上近百位運動群眾的身旁,每天委身在停車場中,卻有許多人從來看不見他們。

 

看不見,因為他們不存在。只是存在在台北,不存在於我與人們的視線裡。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街友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項脊軒 的頭像
    項脊軒

    項脊軒 鳳龍文本創發臺

    項脊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