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周政緯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因為「菜英文」被嘲笑的經驗?《救救菜英文》是在描述一位印度“傳統”女性因為對於英文一竅不通,受到丈夫跟自己女兒的嘲諷,而在一通電話接到遠嫁美國的姊姊要嫁女兒,需要她前往美國紐約當幫手打理婚禮,她只好單獨前往紐約(丈夫因為工作因素,孩子則因學業兩者在婚禮前才會到達),「菜英文」的主婦到在紐約觀光因英文受挫讓她悲憤流淚的慘劇。

1436234lepzsn4z4nppboo  

     2008年開始,印度電影近年受到國際許多肯定和引發各界熱烈回響,從劇本讓人覺得不可思議的《貧民百萬富翁》,再到另許多父母或是從事教育者發人省思的印度教育電影「三個傻瓜」(3 Idiots)後,還是《我的名字叫可汗》,這幾部電影能在國際上引起迴響的,不外乎「言之有物」,題材內文更是發人省思。而《救救菜英文》這部片的導演葛莉辛德表示:「這部片的靈感來自於我媽媽,它展示了女人的蛻變,我希望透過這部片向媽媽說聲『謝謝』和『對不起』,亦希望把這部電影獻給所有女性。」

    在電影中其實不難發現女主角莎希是個“傳統”印度女性,遵從著印度對女性角色呆版的刻劃,認為女性應該該待在家處理家事,把小孩照顧好等模式。經年累月下來,結果許多印度人對兩性的觀點有種文化,他們會把男女性看成不同且互補的角色。在印度社會中更明顯,與西方社會提倡的女性平等截然不同,印度女性就像是被高高放在供人欣賞的展示檯座上。就如電影裡女主角莎希的丈夫曾在家人聚會上對著她說 She was born to make ladoos.”(ladoos一種黃色球狀印度甜點),讓莎希非常受傷,因為莎希的老公口氣夾雜著「莎希就只會做這個」。然而,女性真的只是男性的附屬品?而所謂「男主外,女主內」類似傳統的觀念,在現今看卻是如此荒謬的語言,在電影中從不同方面去詮釋:莎希對喜歡她的羅倫提到「男人當廚師是藝術,但女人做飯則是責任、義務。」

1383542314-283707199_n  

     印度受到傳統觀念影響,對於新生兒大多偏愛男生(跟中國傳統觀念差不多),甚至家屬會賄賂醫療人員告知孩子性別,如果是女生就希望要求墮胎,造成許多女嬰還沒出生就死亡的悲劇...。而這也是造成印度男女比例失衡的主因,以2011年為例,印度男女比竟高達1000914。根據BBC新聞網統計,2011年在印度報警的強姦案總計達到24,000起,同比增加9.2%2012年在印度德里發生一名女大學生遭輪姦毆打後慘死的事件,不只震驚印度甚至引起全球譁然。在2011年時,一位印度當地的婦女庫望(Kulwant)接受BBC駐地記者的訪問,談到自己生育經歷充滿苦澀和悲痛,因為只要超音波顯示她懷了女嬰,便要被迫墮胎:「我的岳母會數落我懷女生,她說如果我再不懷上兒子,他們就會休了我。」當庫望說到自己第一次墮胎時,她邊哭著說「寶寶在那時候已經5個月大了......她好漂亮,我好想她,好想其他被墮胎的孩子們。」然而,印度性別扭曲的現象相當矛盾。當地的執政黨主席是女性,許多印度議員、部長、商業人士、還有揚名國際的運動員都是女性,但在社會中充斥著父權主義、以及仇視女性的氛圍,《路透社》的 TrustLaw就曾把印度評為G20高峰會成員中,對女性最糟的國度。

    這部片另外值得深思的是小孩對父母親的態度。莎希的婆婆在電影裡說道「每個青少年都覺得爸媽讓她們丟臉」這句話似乎說中了許多人青少年的心底話。有趣的事,片中並不是從小孩的角度去看父母親跟孩子間的親子關係,而是從一個母親的角色,來去描述孩子總是用自以為的純真來傷害父母親,「小孩有什麼權力可以這樣對待父母,連尊重的意義都不懂,我是垃圾桶嗎?父母親努力討好小孩,但小孩憑什麼利用父母的弱點來對付父母。」莎希甚至無奈的說「小孩應該要純真,但這樣對父母算什麼純真?妳什麼都有辦法交,但要如何交一個人對別人體貼一點?」

    回過頭來女性的地位,台灣對於女性的「保障」似乎有許多設計,像是在女性的參政權上有「婦女保障名額」,或是在工作上有「產假」、「生理假」等。然而,這些是出自對於想保障女性的權力,還是在設計這些制度前早已認知女性就是「弱勢族群」,若是這樣的話,不就是偏見的表現嗎?就如在台灣許多公共場合我們都可以看到無障礙設施的坡道,然而,很多殘障坡道都因設計失準無法使用,甚至加大了對於身心障礙者使用的困難度,這些設施的「功用」真的存在嗎?還是其實這些服務的設計只是為了「假裝」重視弱勢進而提升建設者(可能是政治人物等)的聲望,並不是真正在服務弱勢。

i2312692   

<《救救菜英文》劇照  圖片來源:NOWNEWS新聞網>

   當然,這部片更希望帶給女性一股正面的自信心,透過從新的認識自己、相信自己,可以為自己找到新的方向。另外,也可以在這部影片中看到從美國來去看其他國家的一些刻板印象,整部片是有歡笑卻也同時帶著一絲絲黑色幽默。

arrow
arrow

    項脊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