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政緯
當東亞諸多國家對中國前些日子所提出的「防空識別區」表示嚴重抗議跟在外交上諸多的隔空角力,中國同時也在歐亞大陸上對「陸權」下了一番苦心跟佈署,盼打造出對中國有利的國際佈局與情勢。
<圖為2012年底京廣高鐵鄭州段試運行,列車駛在黃河鐵橋上。 圖片來源:新華社>
大陸江西省至福建省的高鐵於今年9月底通車之後,中國的高鐵總長已經突破一萬公里,當然,大陸對世界新霸主的野心不只於此,今年年初京廣高鐵的開通,環渤海經濟圈、中原城市圈、關中城市圈、武漢城市圈、長株潭城市圈、長三角經濟圈、珠三角經濟圈等經濟區串連起來,促進中國境內區域經濟、旅遊、社會發展,而對外更有另一個發展重點。在前年中國國務院前總理溫家寶4月底訪問馬來西亞、印尼,重心放在長期備受關注的泛亞高速鐵路即將動工。這段由雲南昆明至寮國首都永珍的鐵路,是泛亞高鐵東南亞中線(昆明至新加坡)的一部分,全線預計2020年完成通車,未來搭乘火車從昆明至新加坡僅需約10小時。而今年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於10月底出訪泰國,希望能與東協(ASEAN)在國家基礎設施上加強合作,除了力薦大陸高鐵,也宣布推動「泛亞鐵路」的建設,藉此促進區域互聯互通。據報導了解,「泛亞鐵路」預計從新加坡延伸到昆明,全線將跨越中國、越南、柬埔寨、寮國、緬甸、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8國。
<圖為泛亞鐵路規劃圖。 圖片來源:世界新聞網>
其實,中國的「高鐵夢」配合著其國家背後巨大利益,中國工程院士王夢恕曾受蘋果日報專訪時表示「目前與中國在商談建設高鐵的亞洲國家還有緬甸、柬埔寨、越南、印度等。他說,中國承諾提供高鐵技術、設備及最高時速350公里的中國高速鐵路(因地形複雜,中緬鐵路時速僅170公里),並承擔願向中國運輸天然氣或鋰等天然資源的國家建設高鐵費用。」因為據資料顯示,中國從中東、非洲進口的石油,經麻六甲海峽輸入的原油佔八成,泛亞高鐵的推動跟落實將有助打破此現狀,使中國能源供應獲更多保障,也免除受到美國的間接。除東南亞路網外,中國還制定中亞、俄羅斯兩個路網,正進行談判。早在2010年12月7日,當時鐵道部部長劉志軍在第七屆世界高速鐵路大會上表示,目前中國高速鐵路的營業里程已是全世界高鐵運營里程最長、在建規模最大的國家。伴隨高鐵的蓬勃發展,其鐵路帶來的上下游產業鏈、再到列車、鐵道、和零配件等連鎖產業跟著水漲船高。若按照大陸的“十二五計畫”,預計建成16,448公里高鐵,高鐵的總投資估算約為1兆8千多億元。
然而,有趣的是,世界上第一個高鐵國家-日本,近日也積極爭取參與「東南亞高鐵爭霸戰」,與中國抗衡。據亞洲週刊報導日本已與印尼政府簽署備忘錄,將於明年為雅加達到萬隆以及萬隆到泗水的高鐵計劃展開可行性調研。而日本的日立公司最近宣布以三百七十億日圓的價格,中標越南南部胡志明市城市鐵路建設項目,獲得了車輛及信號系統訂單,該訂單連接胡志明市中心與東北地區全長十九點七公里城鐵一號線的全套設備,其中包括月台閘門、售票機和檢票機等。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更表示計劃在今年十二月邀請東盟各國首腦集體訪日,要將日本與東盟關係升級到一個更高層次,日本也開始在印尼、馬來西亞、越南與泰國爭奪到第一批城市高速鐵路建設的訂單或優先調研權,讓中國高鐵駛向東南亞的「高鐵外交」面臨嚴峻挑戰。
若相互比較中日兩國的高鐵優劣,日本新幹線的最大優勢便是「安全」,運行至今近四十年乘客死亡「零事故」,最好的品牌也是具有較長歷史確保安全準時的技術和成熟的運行管理經驗。日本新幹線的不足在於「建設成本較高」。相比較而言,中國近年來快速發展的高速鐵路,其建設成本只是日本的二分之一甚至是四分之三,這是中國高鐵最大的優勢。而根據亞洲週刊報導,「日本新幹線運行整整三十九年來沒有發生過一起乘客死亡事故。去年全年運行十二萬輛次新幹線,列車平均延遲時間僅為三十六秒。」在建設高鐵政策上,通常由國家帶頭推動,但此重大政策涉及到大流量的人員運送,更攸關到人命關天的運輸方式,確保安全運行才是高鐵爭奪戰的一大關鍵。
其實根據上述論述可以發現,日本爭搶在東南亞國家興建日本版高速鐵路的訂單,為的是加強日本與東南亞國家的經濟聯繫外,更重要是想增強其在東南亞區域的影響力。安倍政權盼以高鐵為推手,推動東南亞聯盟的新整合,日本能扮演重要之地位,由此制約中國勢力在中南半島區域的快速擴張。回過頭來看中國,不只在中南半島積極布局,根據外電和媒體報導,除了上述所提的「泛亞鐵路」,中國還規劃可抵達十七國、三大路線的跨境高鐵。其中,包含「歐亞高鐵」由黑龍江省出發,橫跨俄羅斯到西歐;「中亞高鐵」由新疆出發,經哈薩克、烏茲別克等國到德國。美國杜克大學教授高柏曾著《高鐵與中國二十一世紀大戰略》提道,中國規劃中的跨境高鐵,可推動歐亞大陸的經濟整合,更可以為中國提供新的出口市場、原料及能源來源,和確保中國進口物資的安全性,進而開啟新一波「陸權」新時代,可與環太平洋經濟整合所代表的海權時代相抗衡,此一舉動被認為特別是針對美國宣布重返亞太的策略。這樣的戰略佈署勢必會形塑國際政治經濟的新格局。
<圖為跨境高鐵示意圖。 圖片來源:英國《每日郵報》>
補充:
1. 日本是世界上第一個高鐵國家,以安全著稱,營運近四十年沒出過死亡事故是最大優勢;中國高鐵的優勢是費用可以較其他國家低一半以上,並獲政府及財團支持。
2. 時速超過二百公里以上的高速軌道列車在日本被稱為「新幹線」,它於一九六四年日本主辦東京奧運會之際正式開通運行全長五百一十五公里的東海道新幹線。目前日本全國共有五條新幹線,平均每四分鐘發車一次,每天運送旅客七十七萬人次。